【文献解读】LAAO术后评估新视角:Anythink β如何助力内皮化量化评估

European Radiology

内皮化作为左心耳封堵领域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尤其对于确保长期疗效和降低相关并发症事件至关重要。内皮化的完全不仅有助于稳定器械,避免移位或脱落,同时也能减少器械表面血栓形成的风险,对内皮化的深入理解、评估和优化是提升左心耳术后患者预后的关键。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陈韵岱主任团队的郭军教授、陈韬教授等成员,通过思创贯宇的Anythink β软件定量分析CT随访影像,探索出左心耳封堵器械植入后的内皮化进程,并对内皮化与残余分流之间的潜在关联进行详细评估,为临床术后内皮化程度的量化评估提供了新思路,并对影响内皮化进程的因素进行了探究。

杂志简介

《European Radiology》创刊于1991年,是欧洲放射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Radiology, ESR)的官方期刊。该期刊通过发表由顶尖放射学家撰写的高质量原创文章和最新技术综述,实现放射学领域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目前为医学类2区期刊。

研究内容

左心耳封堵术术后内皮化评估,特别是对于术后有封堵器残余分流的患者,一直缺少有效的量化评估方法。而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以其高分辨率三维成像而著称,因此在检测封堵器残余分流(PDL)和评估内皮化方面,CCTA比经胸超声(TEE)更有优势,为内皮化的量化评估提供了基础。

陈主任团队先后纳入了2015至2021年间做过经导管LAAO手术的172例成年患者病例,这些患者在术后都接受了CCTA检查。研究人员基于患者的术后CCTA,通过思创Anythink β LAAO左心耳智能影像评估系统的AI算法,分割出了植入的封堵器表面的低密度增厚(HAT)区域,并将HAT厚度小于3mm,且HAT/左心房的衰减比高于0.2的区域视为内皮化区域。HAT为不平整形状,且厚度大于3mm的区域则视为器械相关血栓。

基于CCTA的LAAO术后内皮化量化分析图

研究发现

在术后45天到3个月,3到6个月,6到12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以上这四个时间段内,封堵器表面内皮化的完成度呈显著递增趋势(p<0.0001),并且术后的不同时间段之间,内皮化的完成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内皮化完成度随时间的变化
不同时间段之间,内皮化完成度的差异性。Stage A: 45天-3个月,Stage B: 3-6个月,Stage C: 6-12个月,Stage D: 12个月以上。绿色线段代表两个时间段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与术后出现了封堵器残余分流的患者相比,术后没有残余分流的患者内皮化的生长速度明显更快(p<0.0001)。而不同尺寸的封堵器之间,内皮化的生长速度则没有明显差异(p=0.548)。

a-f图:无残余分流的患者术后内皮化的变化。g-i图:有残余分流的患者术后内皮化的变化

KM曲线分析也显示,有残余分流和无残余分流的患者之间,内皮化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KM曲线图(蓝线为无残余分流,红线为有残余分流)

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残余分流(PDL)与封堵器露肩(DSP,定义为封堵器肩部超过左心耳开口2mm以上)都是预估内皮化完成情况的独立风险因素。

影响内皮化的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

左心耳术后评估产品价值

Anythink β LAAO左心耳智能影像评估系统基于心脏 CTA 影像,是思创贯宇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学部联合研发,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认证的左心耳智能影像分析系统。它专用于左心耳封堵术(LAAO)的无创性全流程影像评估,涵盖术前评估、术中指导及术后随访,其智能识别结合智能计算能高效自动助力临床精准测量,辅助临床进行术前手术方案的快速制定及封堵术后效果评估。

在左心耳术后评估中,该系统能智能提取重建封堵器的三维形态结构,直观呈现患者术后心耳内封堵器的形态、封堵器的内皮化程度,从而更好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手术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术后抗凝用药方案。同时它也能自动测量封堵器开口平面、封堵器的面积和周长的压缩比等多项数据,并在自动测量的基础上保留了个性化测量工具,可用于术后残余分流、封堵器露肩高度的测量,显著提高随访效率,更加方便快捷。